- A+
投稿邮箱:liuyue.sylvia@foxmail.com
投稿格式:word附件,来稿请注明【笔名+微信号】
现在在巴黎的公立大学读语言预科
留法时间不算长,只有3个月
表达欲常常旺盛
希望写作让自己越活越明白(笑)
”
坐上大巴看到隧道上的涂鸦,布满陌生字符的广告牌的路牌。
即使一切都不太一样,我仍没有来到巴黎的实感。
(Jing摄影作品)
刚到法国就是这种,眼睛和身体都告诉大脑“我已经在巴黎了”!
而我的灵魂还不怎么相信。
这城中河干净得使人疑惑,可以看见河面飞着一些不再是鸽子的水鸟。
直到觉得走路走的有点热,希望它能给我们带来些清凉。
当你习惯这一切,巴黎的春天就被理解了。
且以我的观察而言,他们也并非如此,并非仅仅如此。
我的感觉是,巴黎人在冷漠的表面下有自己的热情。
所谓的冷漠,更多是我们这些外地人初来乍到的错觉。
(Jing摄影作品)
到巴黎几天后,我在公交车上观察那些亚洲面孔。就在想:
他们是和我一样到巴黎不久,或是已经在巴黎生活了很久,还是扎根在巴黎的亚洲人呢?
后来得出一个结论。
“新来的”的举止神态似乎总可以告诉所有人“我是新来的”。
在车上喜欢观察别人,看那个黑人妇女头巾上的花纹。
看那个涂着粉底口红,画着闪蓝色眼影的老妇人穿得精致;
看窗外的店铺街景,对刚刚经过的涂鸦惊讶赞叹不已…
(Jing摄影作品)
如果说有个问题是:如何在公共交通上伪装成在巴黎长期生活的人?
那么答案一定是:安静地待着,表情要从容,甚至不爽。
戴上耳机,对着任意一个点发呆,专注地看书或是玩手机,不关心与你在同一空间的所有人。
心里想着“今天又是坐车上学/上班的平常得不能再平凡的一天。”
恭喜你!完成这些,你也成为了一名“冷漠”的巴黎人。
换句话说,这样的“冷漠”是可以理解,可以效仿,只是通过对比而凸显的。
当我们走到一半还找不到时,它已经走在马路对面了,还不忘回头给我们指方向:就在前面啦!
比如那个陌生的monsieur。
看我们的票怎么都过不了闸机,特地带我们去另外一个没有人的进站口,手把手教我们过闸~
(Jing摄影作品)
比如路上的那些陌生司机。
当我们犹豫着要不要闯红灯,却看见车里有一个微笑,停下来示意让我们先走。
再比如在索邦地铁站旁边卖可丽饼的伊朗madame。
(伊朗madame的crêpe by-Jing)
她总是热情地问好,边摊饼边和客人们聊聊天。
和老顾客聊,也和我们这种法语渣渣聊,甚至鼓励我们要多说,活像是在法语课堂。
或许是因为在异国他乡。
当我们收到来自巴黎人的善意,这份善意会比任何时候感受到都更温暖与惊喜。
但当我置身巴黎街头,我也讲不清法式审美究竟是怎样的。
(Jing摄影作品)
因为巴黎不仅有我们印象中的巴黎白种人。
黑人,阿拉伯人,吉普赛人,亚洲人,都被巴黎这座包容的国际大都市所怀抱着。
他们都穿着具有具有个人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服装。
单说亚洲人的穿衣风格,还有日式韩式之分。
所以巴黎街头更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穿衣风格。
如果非要说那些巴黎女人有什么共同的风格特点,
我觉得是随性,简约,也精致。
(迎面走来的法国女人-by Jing)
看过一种说法是:巴黎女人,头发一定要乱,风吹起来她们是不会管的。
她们认为这是一种凌乱美,也有人觉得这是因为那样会显得她们很忙碌,是个精英女士;
衣服的颜色基本上是黑白灰蓝,饱和度高的颜色一律舍弃。
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图案,顶多是条纹之类的简约风格;
妆容也是以简约自然为原则。
但一定要有浓密的眉毛,卷翘的睫毛,红唇比例并非百分之百,毕竟很多巴黎女人素颜也很能打…
巴黎人的生活有他们自己的步调。
他们喜欢草坪,在草坪上野餐,晒太阳。
三明治和法棍随意摆放在桌布上,装着果汁的玻璃瓶随意地倾倒,杯壁上留着一些剔透的果肉。
(Jing摄影作品)
他们在圣马丁运河边散步,慢跑,骑车。
耳朵里听着孩子们的吵闹喧嚣,眼睛里看着前方流淌的运河。
(Jing摄影作品)
他们可以在开开合合的检票闸机间匆忙地穿梭。
也可以在摇摇晃晃的陈旧的地铁车厢里静静地阅读一本手掌大便携的旧书。
(Jing摄影作品)
越发地热爱看着蓝天逐渐陷入睡眠的舒适,在阳光灿烂到十点多才天黑的晚上也能睡个“午觉”;
也喜欢坐地铁或是公交随意转转这个城市,随便在某一站下车,没有目的。
在一个街区转了一圈又一圈…因为在巴黎,所以一切都随意。
(街头咖啡-by Jing)
来了巴黎,就会被这种lifestyle深深感染着。
我逐渐觉得巴黎生活的本质就是随性。
自由自在,永远不用担心自己是什么异类。
因为你在巴黎,巴黎都会包容你的。
- 桃子学姐微信
- 法语学习,机经,留学咨询,留学生地方微信群等请添加
-
- 神秘人留学公众号
- 笔记,攻略,干货,免费领取,更多学习辅助资料分享,请关注
-